第五百章 华夏制造(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沙漠中的农场最新章节!

山区里的孩子是因为一直在那个环境里长大,身体的内脏器官早就适应了那个环境。

但是山下的孩子,本来身体就没长全,内脏器官都还没法承受突变的环境,所以还是得讲究点科学。

这个不是惯孩子,教育孩子得讲科学,要让孩子达到什么目的,得循循渐进。

再说在山区,海拔高的地对于生活在山下的人确实危险,那个不是人能控制的,所以没有必要让小庄去冒那险。

逍遥平淡的日子过了也没几天,农场的繁忙依旧,每天忙着秋收,特别是瓜果类的,虽然后来居上的蔬菜花卉占比达到了农场收入的一半,但是瓜果也还占了一半。

每天地里采摘的人,往机场,往周转库、储藏库转运的人都是络绎不绝,别看李赟家隐藏在葡萄园里,好像看不到那忙碌的场面,但是每天邮箱里都有当天的工作进度报告,光看那今天摘瓜678吨,入库200吨,发往魔都200吨,发往京城200吨,发往羊城78吨。

采摘香梨多少吨,发往各地多少吨!

采摘苹果多少吨,发往各地多少吨!

采摘石榴多少公斤,发往各地多少公斤!

采摘巴旦木.....

采摘开心果.....

这还是瓜果,还有蔬菜,花卉....

今年粮食不但有玉米,还有水稻呢。

水稻没割之前,李赟带小庄还去到稻田里拍照,只是收割时就没再去,不过没看报表,是李伟来说的产量。

这个产量还不是就挑了一亩单独测的,而是全部收割完,过完秤,再除以面积,得出的产量是亩产498公斤,就差4斤就到了千斤。

这个产量可以说是很高了,别看南方地区的水稻上来就是亩产一千多,有的还能到两千斤,但是那大米是真不好吃。

而农场的水稻是专用于温带种植,主打就是口味。

打下的第一场水稻,碾出的第一茬大米,李伟就给送来了一袋子。

晚上妈妈用的新大米做饭,快熟时,那大米的香味飘万里是夸张,但是在冯瑶姐家玩的韦欣可是闻到了,她和冯瑶姐是真的闻着味就回家了。

就连晚上从来不吃饭的冯瑶姐都吃了一小半碗的米饭,由此可见这大米的诱惑力极大。

有好的东西,李赟从来不藏着,必须得分享。

农场是专做高档瓜果的,自然就连粮食的包装也是很有档次。

真空包装,一公斤一包,然后五包装一箱。

纸箱的外面是用的亚光卡纸,上面就是农场稻田的美好风光,上面用好看的美体字印刷上农场出品字样,在侧面是标识着水稻的各种营养成分和一些国家要求的标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