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御史(2/2)

叶婉悠撇了撇嘴,没再深究此事。

安王府的众人,继续享受他们安逸的生活,其他人却没那么好运了。

戚毅邈被前一日的事情闹得头痛,原想着好好休息一日。

谁知还没吃完早膳,就收到一封密报。

只留下传信之人,戚毅邈立刻拆开密报看了起来。

“信上之事可属实?”

反复确认过真伪后,戚毅邈再次问道。

来人恭敬的说道:“回大人,信中之事真实无误。大人现在要进宫么?”

戚毅邈摇摇头,回道:“现在进宫太刻意,皇上应该不久后就会传召我,到时候再进宫也不迟。回去告诉你家主子,让他莫要轻举妄动,失了钱银是小事,若是惹了皇上的猜忌,就得不偿失了。”

报信人离开后,戚毅邈烧掉密报,继续将早膳用完。

只可惜,再入口的东西,都变得难以下咽。

戚毅邈烦躁的撂下筷子,端起茶盏饮了两口茶,脑中不断盘算着整件事的始末。

不等他思考清楚,宫里就来人了。

一切正如戚毅邈所料,他从容的换上朝服,随着内侍进了宫。

有戚菡的陪伴,景鸿帝这几日过得舒心极了。

然而今日,几位官员像是约好了一般,齐齐进宫求见景鸿帝。

往日这些琐事,景鸿帝都会交给戚毅邈处理,今日赶上景鸿帝心情好,亲自召见了他们。

铭焕殿内,景鸿帝拿着熟悉又陌生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

虽然每一份的字迹和措辞不同,可不管他怎么看,这上面写的都是同一件事。

“你们几个一起来,是约好了?”

景鸿帝再蠢,也嗅到这其中的不寻常之处。

官员相互对视一眼,其中一人上前一步,说道:“启禀皇上,臣等的确是为同一件事进宫。近两个月来,南方三城,发生四起富户灭门案件,当地府衙一直未能找到凶手。近几日,又有新的案件发生。凶徒手段残暴不堪,百姓整日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陛下,臣等恳求皇上派人彻查此事。”

官员们集体跪地,等待景鸿帝的决策。

景鸿帝没有立刻回答他们,而是派人召戚毅邈进宫再谈。

宫内的几人没有等太久,戚毅邈便气喘吁吁的赶了过来。

戚毅邈刚进到殿内,还没来得及给景鸿帝问安,一摞奏折就朝他脸上飞过来。

戚毅邈不敢躲避,脸上被砸的生疼。

“你自己看看,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戚毅邈急忙跪下,把奏折一一捡起整理好。

他每看一份,心就凉下去半截。

“皇上,事情没有处理好,是微臣的错,请皇上责罚。”

戚毅邈没有狡辩,很干脆的承认了自己的疏忽。

“哦?这么说来,你是知道这件事情了?为何没有上报给朕知晓?”

景鸿帝严厉的质问声传来,戚毅邈在心中冷笑一声。

这件事刚传到锦城时,他就已经禀告过景鸿帝了。

景鸿帝听后,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不过死了些人罢了,不牵扯到景鸿帝的利益,他懒得费心思派人去调查。

这件事也就这样搁置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景鸿帝的德行,戚毅邈有苦难言,只得将过错都揽下。

他再次磕头认罪道:“皇上息怒,微臣几月前得知此事,以为是家族恩怨,就并未放在心上。谁知事情越闹越大,微臣不知该如何向皇上禀告。一切都是微臣的错,请皇上降罪。”

景鸿帝重重的“哼”了一声,对其他人说道:“戚首辅没了主意,你们几个有什么提议?”

几名官员,悄悄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戚毅邈。

相互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人回道:“启禀皇上,微臣有一建议。皇上可以派一位位高权重之臣,代皇上前往南方查明情况。此行若是能查到凶手,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即便没能找到凶手,也可以安抚百姓。让他们知道,皇上虽在千里之外,也是记挂着他们的。”

话落,其他几人附和着,纷纷赞同此人的说法。

景鸿帝摩挲着下巴,嘴里嘀咕着“南方,南方”。

忽的,他想到了什么,感慨道:“怪不得听着觉得耳熟,原来是这样。真是巧了。”

景鸿帝的话说的没头没尾,在场的人听得清楚,却不明白话中的意思。

过了好一会儿,景鸿帝才重新开口道:“这次巡查的人选很重要,朕再考虑一下,你们先回去吧!还有你,别跪着了,都回去等消息。”

景鸿帝的话不容辩驳,几名官员只得先行离开。

戚毅邈慢吞吞的从地上爬起来,他原以为景鸿帝会留下他商量此事,该说什么,他刚才都已经想好了。

可当他站起身才发现,殿内就只剩下他一人了,景鸿帝早就不知道在何时离开了。

戚毅邈的心情跌到谷底,自从戚菡进宫之后,一切都乱了。

事情正在朝着他抓不住的方向走,一种不安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让戚毅邈没来由的打了个冷颤。

铭焕殿内的事情并没有刻意压下,随着官员的离开,消息迅速传到其他官员耳中。

肖郁宸自然知晓此事,准确来说,这件事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书房内,瑾钰说出了自己的疑惑,“王爷,皇上亲自过问此事,是否太过于顺利了。”

肖郁宸笑笑,说道:“亲自过问是一回事,能不能下决断是另一回事了。若是今日没有结果,明日让他们继续。”

肖郁宸计划着后面的事情,意外的是,景鸿帝这次极为果断。

午时刚过,圣旨就陆陆续续到了各家。

当肖郁宸得知内侍过来的消息时,还以为事情出了岔子。

直到他听完圣旨的内容,才放下心来。

内侍乐呵呵的接过赏银,恭贺道:“恭喜王爷被封为巡查御史,皇上特意让老奴带话给王爷。为了照顾王爷的身体,特许王妃随行。毕竟这巡查之事是小事,王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还是皇上想的周到,不知此次出行,除了本王之外,可还安排了其他人同行?”

肖郁宸边问,边给房录使眼色。

房录拿出一个更大的荷包,塞到了内侍手里。

内侍暗暗掂量着手里的荷包,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他嘴里说着客气话,动作麻利的将荷包塞进了衣袖中。

“皇上的圣意,岂是老奴可以揣测的。老奴只知道,今日皇上拟了多封圣旨,除了王爷这里,另有戚家、孙家和白家,都有人去传旨。”

内侍说着无关紧要的消息,这些事情即便他不说,不出半个时辰的功夫,也会传遍整个锦城。

肖郁宸知道景鸿帝不会让他独自出门,势必要找人监视他。

一提到白家,肖郁宸只能想到一个白沐凛。

“不知本王临行前,是否需要进宫同皇上辞别?”

内侍想了想,说道:“皇上并未特意叮嘱此事,老奴不太清楚。”

见内侍说不出其他,肖郁宸没了兴致。

内侍又讲了几句好听的话后,恭敬的拜别了肖郁宸和叶婉悠,离开了王府回宫复命。

圣旨已下,肖郁宸自然不必再瞒着众人,当即让房录安排出行的事情。

同时,派人去其他的府邸打探消息。

肖郁宸带着叶婉悠去了书房等消息,肖郁宸心情极好的给叶婉悠泡了茶,二人聊着出门需要准备的事情,等待的时间倒也不无聊。

不出半个时辰,所有的暗卫都带着消息回来了。

肖郁宸叫来裴岭和瑾钰后,才让暗卫开始说明情况。

“启禀王爷王妃,属下去的戚家。皇上下了两道圣旨,其一是封戚家二小姐戚菡为净贵妃;其二是因戚大人办事不利,责罚他停职闭门思过三月,这期间所有公事交由孙次辅处理。”

第一个暗卫带来的消息,就让人不解。

肖郁宸没有说话,让第二人继续回禀消息。

“启禀王爷王妃,属下去的孙家。皇上下了三道圣旨给孙家,一是封孙家大小姐孙瑜雯为德贵妃;二是任命孙家大少爷孙惟景为副御史,随王爷出行,并从旁协助王爷查案;最后一道,是由孙次辅接手戚首辅的公务。”

第二人说完,第三人接着说道:“启禀王爷王妃,属下去的白家。皇上特封白家公子白沐凛为副御史协同,协助孙大人出行。”

三人说完后,一同退下了。

屋内只剩四人,瑾钰终于忍不住说道:“孙家小姐和皇后同年入宫,一直不受宠,这次突然被封贵妃,皇上这是要打压戚家,提拔孙家了?”

“不会。”

裴岭接着说道:“皇上应该只是借着孙家,告诫一下戚家而已。孙家同田家是姻亲,皇上忌惮田家,不会重用孙家的。”

“裴岭说的不错,皇上已经习惯了用戚家人,不会这么轻易放弃他的。更何况,皇上也给了戚家一个贵妃之位,孙家还是无法同戚家抗衡。”

肖郁宸慢慢的喝着茶,怎么喝,都觉得自己茶艺不经。

或许下次还是求叶婉悠煮茶才好。

“可是,为什么白大哥要跟着王爷出门?我记得白大哥没有官职在身。”

肖郁宸给了她一个神秘的笑容,反问道:“你还记得,昨日的流言嘛?”

叶婉悠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联,无奈的说道:“皇上太无聊了吧,他不会真的以为,白大哥会给你找不痛快吧!”

肖郁宸摆了摆手,说道:“真的假的无所谓,只要能膈应到我就行了,他就是看不得我过得舒心。再者,白家和戚家关系亲密,有白沐凛在,才能监视我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