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怜苍(2/2)

不论怜苍派历史有多久,整个门派的人数,常年维持在千人左右。

比起人数众多的大门派来说,实在是少得可怜。

并非每个来到怜苍派的人,都能得到留下的机会,有些人连进入外门的机会都没有。

能留下的,都是经过各长老亲自挑选过的,内外门皆是如此。

怜苍派能人众多,各有所长,涉及武功、医术、毒术、卜算、军事、政治等等各方面。怜苍派会针对每个弟子的情况,教受不同的技能。

根据不同领域,怜苍派分为:武、医、毒、卜、军、政六个类别,由六位长老任教。

虽然课业之间区分了大的类别,但是很多领域都是有所关联的,因此派中之人大多是杂学家。

门派规矩森严,弟子们不可为非作歹、不可欺凌弱小,一切要以天下苍生为重。

一旦发现有弟子在外作恶,掌门会亲自出手惩治。

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规矩,只要弟子本分做人,那么整个门派,就是他们最大的后盾。

每隔两年,会有一批弟子结束门派中的修习,下山去谋生。

为了保护师门的安全,他们不得对外人讲述怜苍派的事情。

山脚下设有迷魂阵,一旦弟子决定出山,除非遇到危及生命的大事,都不得再回来。

凭着学到的东西,他们能够在各行各业扎根,收获可观的利益和地位。将收获的东西,再反馈到穷苦的百姓中,便是他们对师门最好的回馈。

正是这样的规定,使得怜苍派不被大部分人所知晓,然而在底蕴强大的家族内部,熟知怜苍派的人,不在少数。

但他们不敢轻易上门,更不敢对外散布怜苍派的事情。

先不说无尽山的天然屏障阻隔了世人的目光,让他们真正惧怕的,其实是怜苍派的掌门——玉真人。

玉真人是门派的最高权威者,每一代玉真人,都有过人的武功,以及某一方面高深的造诣。

据说上一代玉真人,精通机关阵法,布下的幻阵神乎其神,除掌门自己,无人能破解。

而这一代的玉真人,精通的是医毒之术,能从阎王手下抢人,更能杀人于无声。

有这样的人镇守怜苍派,哪是外人敢招惹的存在。

”玉真人“这个称呼,其实是传承的名号,每一代的掌门,都被称为”玉真人“。门派内,除了亲传弟子外,所有弟子统一称其为“师尊“。

可惜这个规矩并非一开始就存在,故而现在玉真人,仅是第七代传人。

而高耸如云的红塔,是历任掌门独享的宝地。

红塔内部呈螺旋状,塔高共九层。每一层设有九个房间,一共九九八十一个房间。

而最顶部的第十层,就是掌门修习的地方。

相传掌门能够穿过顶层,直达天庭,同神仙畅谈。因而,历代掌门都掌握独特的卜算技能。

不同于江湖上那些自封的神算子,更不同于各国之中,专门负责卜算的神职。怜苍派掌门的卜算能力,非常人能够比拟。

即便是听着再可笑的结论,只要是从掌门口中说出来的,都会变成现实,至今从未失手过。

小到预知天气变幻,大可预知一个国家的兴衰。

怜苍派之所以被世家所忌惮,要追溯到百年前的一场四国之战。

三百多年前,大陆格局并非现在的样子。

那时,唯有燕国独大,常年统治并压榨着周边三个小国家,以及一众闲散部落。

燕国国君自大傲慢,但其军事和政治手腕强硬,加之燕国地广物博,在国君铁腕的掌控下,燕国日益强大,根本无人可以抗衡。

作为独霸一方的王者,燕国愈发自负,偶然间听闻怜苍派的存在,心生不悦。

那时的无尽山,虽没有后世的那些传说加身,扔是无人敢进的险地。

而扎根于无尽山上的怜苍派,自然成了燕国国君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拔掉它,让燕国国君彻夜难眠。

一个不知名,又不知来历的小门派,自然不被燕国国君放在眼里。

在燕国国君的威胁之下,无数医者昼夜不停研究,终是研制出克制无尽山毒物的药剂。

燕军良药在手,虽然一开始有些脚底发软,可一路走进去,都没有人员伤亡,燕军的腰板挺得更直了。

燕军迈着强势的步伐,攻入无尽山,攻打怜苍派的同时,一路掠夺无尽山的奇花异草。

无尽山的平静被打破,繁茂的草木被摧毁,鸟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四散逃命。

燕军行进半日后,路中间突然出现一小童。

小童约五、六岁年纪,面色红润步伐沉稳,面对三万大军,没有半点胆怯之意。

大军被迫停下,小童径直走向军队统帅面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给他,并说道:“请将此信呈给燕国国君,并带上师尊的话。师尊说’望国君心存善念,凡事三四而后行,若仍一意孤行,信中所言,便是国君的结局’,话已带到,请将军代为转达,告辞。“

语毕,小童转身离去,几个晃身,便不见了踪迹。

将军看着手中的信,忙派人备好纸笔,将小童所言尽数书写清楚,交由心腹送回国。

将军年事已高,只盼着安稳退下,若非国君钦点,他根本不想踏足无尽山半步。

不同于战场上的厮杀,无尽山总给他一种不祥的感觉,就算吃了解药,他心底还是隐隐不安。

信送出去了,将军让人就地扎营,心中带着一丝希冀,祈盼国君能够及时收手。

然而,燕国国君天生反骨,越是劝诫他,他越是要做。

当他看到信上“人亡国破”四个字,以及小童传来的话时,只觉得可笑至极。

心里咒骂大将军数遍,一个愚蠢的老东西,居然被一个小孩子唬住,妄想敢劝他退军,同怜苍派一样可笑。

连虚张声势都不懂,燕国国君有些后悔派他为将军了。

将军的愚蠢,怜苍派的无知,让燕国国君觉得可笑,他如此想着,真的笑了起来。

身边的近侍听到国君爽朗的笑声,跟着一同笑起来。殿内的大臣,虽然不明白国君在高兴什么,可作为聪明又善解人意的大臣,跟着一起笑就对了。

整个大殿内充斥着笑声,笑着笑着,就有人发现不对劲之处。

众人都笑的脸部僵硬,不得不停下,但最开始发笑的国君,却越笑越大声,笑到眼泪直流,气息不稳。

近侍忙让人请太医过来,可惜为时已晚,太医赶来时,国君脸上还挂着灿烂的笑容,整个人却没了生息。

太医和近侍吓得跌坐在地上,大臣们惊得说不出话来,谁能想到,燕国国君,竟然把自己活活笑死了。

在国君咽气不过半个时辰后,三个邻国突然来袭,大军从三个不同的方向,齐齐发起攻击,战事一触即发。

无尽山的将军,两日后才收到消息,顾不得无尽山的事情,急忙带兵奔赴前线。

战场上的士兵英勇杀敌,朝堂上却因国君的暴毙,而乱成一盘散沙。

被压榨多年的大臣,早就私下拉帮结派,准备随时起义。

这次国君暴毙,外敌入侵,正是个掌权的好时机。

几股势力相互制约,谁都不服谁。

兵马无法调动,粮草无人派送,边疆抗敌的士兵缺粮缺物,等不到援兵的到来,很快便败下阵来。

在打破了最外层的壁垒后,三国军队便犹如进了自家地盘,一路打到国都。

可笑的是,三军将领打入皇宫时,皇位上并排坐着三个人,都自称新帝,自此共同议政。

将领看着高台上的三人,像是看傻子一般,城中聪明的大臣和贵族,早就逃跑了。就连支持他们登基的人,都逃了。

唯有他们三人,被皇权迷了心智,至死都要死在皇位上。

强大的燕国,在闹剧中结束了它辉煌的霸主地位,被它瞧不起的三个小国瓜分殆尽。

恢弘的大殿,只剩下断壁残垣,彰显着曾经的辉煌。

历史上的这三国,便是之后的东浔国、北梁国、西灵国。

大战之后,怜苍派掌门的一卦,不知从何处传出去,被整个大陆所知晓。

自此之后数十年,百姓提及此事时,难免唏嘘一番。

既为燕国国君的离奇死因,也为其他三国出兵的好时机,更为怜苍派掌门的惊世一卦。

燕国国君逍遥多年,一招惹上怜苍派,便真的人亡国破,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

原本就生活在山中怜苍派,变得更加神秘而不可招惹了,自此世族大家对于怜苍派敬而远之。

十年又十年,百姓过着自己的生活,燕国,怜苍派这些事情,逐渐被百姓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