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太和头春(1/2)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月下听寒最新章节!

武当紫皇城。

四座天门临绝云空凌驾云海,真似如九天之上飞落至这道家仙府一般,极力渲染天庭仙界人间仙府的威严气概。

南天门前,一阵细微的酣铭声凭空响起。

那手托拂尘装高人的古稀老道竟真的睡着了,一个黄冠老道竟真堂而皇之的在这人间道府道家祖庭的武当山睡着了,而且是站在南天门外,背后便是武当金顶便是那供奉真武大帝法身的太和宫,若被那满山香客看见,应当会冠上一个耸人听闻的名头吧?

这事若放在千余年前为武当修建紫皇城那朱家天子时,这老道士应当会被冠上个大不敬的罪名而落个悲惨的下场吧?若被冠上大不敬之罪,任凭这古稀老道把道家那句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的名言念碎都是无用之功吧?

朱家天子时,这武当山可是堪比紫禁京畿那般庄严肃重,在朱姓天下之时,莫说这想要登武当金顶参拜太和真武,光是那上山神道便都不是寻常人可接近的,任是你民间富贾,还是虔诚信士,都需望而却步。

就算是这在山道人都无法踏足太和,最多只能进南天门,过灵官长廊,拜过那手持钢鞭的灵官爷,才可沿依山势建造的若蟠龙蜿蜒的九连蹬道而上,在金殿外远远的望上一眼,就算的上是朝拜真武了。

南天门外,呼噜声越来越响。

那怀抱拂尘昏昏睡去的古稀老道身形似山间无根浮零一般,随武当山风摇曳,不知是故作玄虚还是真的无奈强横山风于风中摇曳。

一旁身披鹤敞的道门真人丝毫不在意老道人不敬举动,一双剑眉盯望着那上山神道方向,凝神无语。

“来咯。”

许久,那在风中摇曳的老道士鼾声一停,似梦呓一般扔出一句让人不着头脑的话,而后鼾声再起。

这老道人之语若是搁在别处怕是无人会理睬,可那身披鹤敞的中年道人却似法旨一般放在心上,伸手整冠束带,生怕道袍有丝毫杂乱,折损了道家颜面。

但让中年道人失望的是,整理罢衣衫也不见有人从神道中登山而来,中年道人也不失落着急,仍是静候。

又是一炷香的工夫,风中摇曳的老道人停住身形,缓缓睁开双眸,无趣的望着那神道方向,匝了匝枯老的嘴唇。

一阵脚步声音响起,那肩上有黑猫的小道士率先跃出上山神道,气息有些杂乱但是一脸兴奋神采,可刚一抬头,便见身穿雕纹鹤敞的中年道人站在面前,原本脸上兴奋喜乐戛然而止,再不敢有任何嬉闹神色,连忙作揖施礼道:“见过掌教真人。”

一息后,一手持青龙禅杖的释门僧人踏出神道,与小道士卷饼追逐了一路的老和尚不在理会少年,单手施礼,颂念佛号,声若洪钟道:

“龙岩寺禅僧慧能,奉方丈法旨,前来拜访武当,见过掌教真人,四九真人。”

时隔二十年,青龙僧人慧能,又入武当山。

这世间味道千万种,有人喜那辛辣水酒,便有人喜那醇厚茶汤,辛辣也好,醇厚也罢,其中味道又分千万种,就以那水酒来说,有的轻柔有的浓烈,有的绵长也有一瞬即逝,有的先辣而后甜,也有先甜而后辣,与这人生性格大致相同,有人爽利便有人计较,有人先贫而后富,便有人先富而后贫,诸多相似之处。

那茶汤便更是如此,同样的三两细丝在不同地方便是不同味道,就拿这佛道儒三教来说,僧家饮茶视为禅,因其中由枯至融,道家饮茶视为道,因其中天地自然,儒家饮茶视为仁,因其中静心静神,无论何家何教都可取其内省修行之意。

陆鸿渐所著《茶经》便有记载: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以《茶经》言便是茶味苦寒,若儒家道家为一阴一阳的话,那么入世的儒家则为阳,出世的道家即为阴,如此,茶性就与道家隐逸的特性颇为契合了。

即是如此,武当也有茶。

相传,真武祖师武当修道,玉皇赐茶修性养生,得道成仙。

每年于三月初三、九月初九,武当道人便以茶中之尚品敬奉祖师大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