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知北千里少年远游(2/2)

方尚知道,问题不是出在青莛公主身上,是他自己的原因。但是他自己也没想明白到底是什么地方有错。于是只能修炼。

不管怎样,实力才是王道。早知道日后要去京城那种藏龙卧虎的地方,方尚就答应糟老头子,勉为其难的学两招了。

青莛公主是吴王千金,却依旧要习得一身武艺,方尚便知道,吴王的敌人多得是。

之前,糟老头子为了勾引方尚拜他为师,编了很多很二的理由。

其中有两条不二,一条他说,男人就该强大。第二条他说,男人强大了才能保护他心爱的人。

方尚当时问:“你强大吗?”

“强大。”

“你心爱的人呢?”

糟老头子默不作声,消失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方尚才想通,糟老头子心爱的人,可能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不然他这样的人,也不会成为一个糟老头子。

那一段日子,糟老头子,穿着麻衣短袖,卷着裤腿,打着赤脚。方尚也穿着麻衣短袖,卷着裤腿,打着赤脚。

老头子手里总是要拿个酒壶、鸡腿或是偷来的半截萝卜,而方尚却拿着狗尾巴草,竹竿或是随便哪儿捉到的野兔山鸡。

想来,糟老头子曾经肯定有过风光的日子,不然也对不起他大高手的身份。

而如今,为了青莛公主,方尚脱下了麻衣短袖与烂裤头,穿起了白色长袍,踏上了金丝云履。

为了心爱的人,你必须得活的体面点,毕竟不再是一个人的日子。

固然很远,却也不是太远,不过万里罢了,传闻中的大鹏,翻个身,便是一万里。

车队靠近京畿,远隔五十里,便有朝中官员来迎接。

这些人,分成两种。

一种是皇帝派来的,一种属于亲近吴王的。

这些人等着,车队当然不能不管不顾。

冯将军策马到队中,叫出了方尚,而方青莛却是掀开门帘,示意还礼,也就没下去。反正这些人也不是迎接她的,而且她最讨厌礼数。

方尚,下车,按照冯将军教的拱手道:“各位大人,有劳远迎,小王有礼了。”

大明帝国,亲王被称呼为大王,所以王的继承者们就叫做小王了。当时听到这个说法,方尚莫名其妙的冒出一句,一对鬼。但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

一位老者上前,拱手道:“下官礼部尚书,奉命迎世子殿下与公主入皇家书院。”

听到礼部尚书,方尚便知道,这就是冯将军说的,要特别尊重的一个人。当朝内阁副首,梁国公海拓。

方尚上前一步:“国公多礼,折煞小王了。按功绩,于国于民,小王都受不起国公这礼数啊。”

方尚不是官员,与海拓自然以爵位相称。作为王储,方尚地位与国公持平,受同样的俸禄,但是方尚此时却未封爵,比起国公,爵位还差得老远。海拓这礼数,是给方申屠的,而不是给方尚的。

虽然对这些东西一无所知,但是方尚却不是傻子。客气一点,总是没有什么的。

冯将军则是一一与其他大人交谈,梁国公硬是要走路带着车队走向皇城外的皇家书院,方尚也只能倒霉的陪着他走。

作为在场爵位最高,管制最大的梁国公都步行,其他来迎接的人,也只能倒霉的跟着走。

五十里不远,也不近,对于习武修玄的官员没什么,但是有些纯粹的文人可就走的吐血了。还好是晚春,若是盛夏,估计走不出二十里,就有人要倒在官道上。

海瑞倒不是敷衍了事,一边说着皇城的某些规矩,一边说着一些皇家书院的事情。

当然,吴王曾经交代过,让方尚不要在皇城守什么规矩,这些规矩一来不是给王储定的,二来也是表态。

吴王的说法是,咬人的狮子不会叫,吼得震天响的,都是吃饱了的。

方尚也就极快的参悟了某些为官的道理,知道越是小心谨慎,没有架子遵守礼数,就越不会被皇帝启用,甚至会被忌惮。

整片大地上,无数的国家,不时就有改朝换代。说白了,不喜欢叫的都是恶犬。

只有对外人作威作福,对主人摇尾乞怜的,才是皇帝需要的忠犬。

听了海瑞的介绍,方尚才知道,皇家书院不同于孔家书院等,而是仿照西大陆的那些学院建造的特殊机构。为大明帝国提供文臣武将,朝中能够走得深的,大部分都是这书院的学生。

对于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方尚少有的提起了些许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