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醉酒高歌,林平安的镇国诗(2/2)

正当荣姨焦头烂额时,她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虽然此人没穿着经常出行用的华服,可那纨绔霸道的气质,邪异俊美的面庞,不正是他心心念念许久没来坐客的姜大少爷吗。

“哎呦喂!”

荣姨一声娇呼吓的在场的人一个激灵。

只见荣姨敏捷的倒腾着小腿,一把搂住一个青衣身影的臂膀。

“我的姜少爷啊,您怎么这么久才来啊,奴家可是想死你了。”

姜望眯缝着醉眼,瞟了一眼抱着自己胳膊的荣姨。

“原来是荣姨啊,嗝,我这喝多了,怎么不知不觉走到你这来了,快快给爷上酒,陪小爷我喝两杯。”

姜望说着,晃悠悠的坐在林平安座位的旁边,抄起酒葫芦就喝。

“哎呦,我的爷啊,别喝了,你都醉了。”荣姨发着嗲劝道。

“不喝?我今日郁气难消,唯有饮酒能让我宽怀。”姜望吐着酒气,用手扶着自己的额头。

“这京都还能有让姜少爷觉得抑郁的事,我看不能吧,有谁敢得罪您啊。”林平安阴阳怪气的站在一旁讽刺道。

“我听闻京都有不平之事,有人仗着身份滥用职权,做些有损国家根基的事。”

“但此人之身份高高在上,我得罪不起。”

“那何不向陛下禀报,以你父亲的身份,应该不难吧。”有围观好事者问道。

姜望惨然一笑“家父有事远行,恐事情尘埃落定之时方能回京,况且当今陛下受那奸人蛊惑,恐怕不会听我父亲的谏言。”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不是有目光投向魏闲。

“姜望,你在侮辱朝廷命官,还妄论圣上,你可知罪?”魏闲心感不妙,想要先发制人。

“呵呵,我当时谁呢,原来是贼子在这里聒噪,你是觉得前些日我打得还不够狠吗。”姜望眼中闪过凶戾。

“当今圣上救大玄于危难之中,励精图治,一心为民,然而有小人贼子扰乱圣听,陷我等忠臣于不义。”

“前日有科举之事,右相之子魏闲带领其同僚威逼利诱寒门学子放弃科考,来增加他通过考试的可能。”

“此人即无学识经纶,又无道德品质,如何配作大玄的官职,可其父右相魏渊,其叔国仕院大儒魏深,借职位之便,扭曲事实,替魏闲铺路,今日竟传出魏闲通过笔试之事。”

姜望将酒盅重重的拍在桌子上,酒盅破碎,碎片扎入他的手掌。

“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魏闲被骂的面色发白,这是拉上他们魏家三人一起骂的节奏啊。

来参加就酒宴的人群中不光有支持魏闲的学子,也有假意逢迎的寒门,有日常来消遣,却正好赶上免费晚餐留下的武将之后。

“说的好姜少!那日我们都看见了,这魏闲考试当天早就被你打晕了,怎么可能还有时间起来科考,难道是他老子给他考的试不成。”

“说的对,这魏闲太过分了,把科举当做他家的儿戏,可以随意玩弄。”

魏闲面目狰狞,大声喝骂道“都闭嘴,侮辱当朝右相,我记住你们是谁了,日后我会一个一个清算。”

“有其父必有其子,能生出你这样的儿子,魏渊他不配做宰相。”

姜望起身走到舞台之上,醉酒使他发丝凌乱,双眼迷离,可他的步伐却异常坚定,身姿挺拔如矛。

他来到舞台之上,转身对着台下诸人一字一句的说道。

“右相魏渊才是当朝贼子,祸国殃民之辈,可怜我位卑权轻,又无官职,今日只好写下檄文一篇,以警世人。”

姜望抬手凌空用血写下四个大字。

“讨贼檄文!”

儒家六品立言境能够凌空书写,以浩然正气为纸,以文采精神为笔,留下的字迹可直接上达天听,更容易得到上天的认可引发异象。

若是有赤子丹心的学子愿意以一腔赤血成书,文章还会得到上天的评判。

魏闲不禁嗤笑“讨贼檄文,讨什么贼,讨我们吗?别逗了姜少,你是圣人境界吗能讨我们,吾父二品亚圣,你讨得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