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暮阀裂变40 五年计划(2/2)

稳定东南的人心,就可以稳定整个暮阀的人心,所以暮阀的劳务制度并没有采用减少劳务支出的方式。

郑鸿博从西斯托那里学习到的内容,实行了更加专制的奖惩激励制度。

对于财阀各大企业的绩效考核,有了新的要求。

面对大战之后财阀世界经济频临崩溃的局面,东南各大财阀支持了郑鸿博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改革,反其道而行。

改革政策是在牺牲初期牺牲各大门阀家族利益的基础上,才能得以推行。

所以在十二家族会议上,即使通过了这样的改革决议,北方与西南各大门阀家族,还是阳奉阴违而已。

但新的劳动政策实行三年之后,各大企业之间的优劣产生了明显的区别。

东南门阀家族企业,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产生了明显的提高,非但没有因为经济下滑,劳动者收入的下降,反而结合了新经济政策,使得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而西南与北方企业采用的苛扣劳动者薪资的方式,既不得人心,又得不到产量优势,暮阀的人心进一步倒向了东南。

其次就是新经济政策改革:

基于南云财阀重新与摩根财阀达成了新的海运协议,同时南云财阀又与甘达地财阀缔结了海运战略同盟。

实际上这一系列行为,对于暮辉财阀来说,就形成了一道贸易封锁链。

而这道封锁链,实际上对北方与西南各大门阀家族企业更加有利。

但郑鸿博所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是一项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

因为暮阀的人口基数庞大,对于各方面的封锁,财阀企业只要掌控好暮阀固有控制领土的市场就可以。

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信息的互动,商品开始有计划的丰富起来,阀内自产的商品华族人来说,相对价廉物美。

再加上东南各大门阀家族企业,借着被封锁为理由提出反制,减少了从海外其它财阀进口商品。

并通过发放自产优惠券的形式,鼓励为暮阀企业工作的人,购买已经实行了劳务制度改革企业的商品。

这样就减少了华族人对进口商品的依赖,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新的生活习惯。

新经济政策实行到第三年以后,暮辉财阀东南地区成功的转型为内需经济。

直至西元2995年,暮阀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到第三年,暮阀财阀的东南地区,打破了外部刻意的封锁,实现逆市增长。

而之前付出很大代价,以郑家为首的东南财阀,也获得了更大的收益。

但是,总有一些不和谐,比如北方门阀世家利用东南门阀家族企业西限制进口的契机,扩大了进口贸易,甚至不惜暗中违反暮阀中枢的禁令。

实际上北方与西南世家,并没有实行劳务制度改革,企业的生产效率不升反降。

由于产出效率的下降,只能进一步减少劳务支出,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北方与西南民众,并没有享受新的劳务制度改革与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福利,相对只能更加依赖于进口商品。

生活的负担相比于东南民众来说,变得沉重了很多。

所以人口进一步的向东南转移。

北方与西南市场,也随之进一步的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