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兄与弟(2/2)

一般家族的嫡长子往往和嫡母最亲,郑鸿博每天早上很准时的去给母亲请安,但经常在门口等很久后才被接见。每次见到的母亲,都是仪表端庄的微笑,然后非常客气的问暖或寒暄。只是在旁人看来却没有一丝亲近的感觉,或许能看见郑鸿博的赤诚,但却只能从南云和慧眼里看出虚以委蛇的态度。

在其他家族内,这一场景只会出现在庶子向嫡母请安的过程中。当然郑常洛只有南云和慧一个妻子,即使在过去的十二年间也从没有动过另娶的心思,所以郑家也就没有嫡庶的分别。

相比于郑鸿博遭到的冷遇,郑鸿熙却深受南云和慧的宠爱,整日出入宅府无须通报,也无须如郑鸿博一般的正衣冠而入,随意穿着几件和族武士的服装,甚至于配着小孩的武士刀玩具招摇过府。

在暮阀中枢卿府内,还是很多人是看不惯郑鸿熙穿着和族服饰出入。但鸿熙的性格同南云和慧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不顾旁人的我行我素。说话带着和族词汇的习惯,除了相貌长的颇似郑常洛外,几乎完全看不出他是个华族人。

特别在文化上,鸿熙也自认为是个和族人,无意间流露出对其父兄的那一半血液的厌恶。

不同于郑常洛同郑鸿博的内敛与谦和,郑鸿熙的骨子里带着嚣张与跋扈。

华族有一句名言,从小看到大,七岁看到老。十二岁的郑鸿熙性格显然已经成型。

对于郑鸿熙的乖张性情,郑常洛没有丝毫责怪南云和慧,却把责任算在了自己头上。

华语说:养不教,父之过。孩子变成这样,自然是父亲的过错。这十二年来郑常洛自认没有尽到一天做父亲的责任,接下来的只有尽可能的补偿。

可能是受到其母的影响,郑鸿熙也非常的讨厌哥哥郑鸿博,虽然郑鸿博对这个弟弟百般的照顾,但鸿熙非但不领情,反而整天向南云和慧告黑状。所以郑鸿博无论做多少努力,其实都是白费的。

终有一日,郑鸿博无意中听到了鸿熙在和慧面前的挑拨。愤怒的郑鸿博再也忍不住了,推开门指着郑鸿熙的鼻子痛斥其卑劣。结果兄弟两人当着和慧的面厮打了起来。南云和慧怒不可恶,命人拉开他们,轻责了郑鸿熙,却重罚了郑鸿博。

事后郑鸿博并不记恨其母,还是每天早上准时请安。但自兄弟反目后,南云和慧也懒得搭理郑鸿博,更不给一个好脸色看。

鸿博与鸿熙兄弟两人也越发疏远,郑常洛见这种状况也只能叹了一口气。恰巧此时郑家族长郑崇年希望未来的财阀继承人能够回阀内学习,郑常洛就借此把郑鸿博送回申城魔都,暂时分开兄弟两人。郑鸿熙则留在了郑常洛身边慢慢的调教与感化。

西元2985年8月,郑鸿博同他的老师朱亮,一起乘暮阀护卫舰再次离开了他的出生地京畿纽约,这一离开又是五年。当时谁都不曾想,五年后当郑鸿博再次踏足京畿的时候,又是一场新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