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丽痕书店的偶遇(2/2)

接连四道红光闪过,放在茶几上的水杯,先是簌的一声倒转过来,将杯里的水倒个干净,而后又是砰的一声碎成无数碎片,跟着又如同时光倒流一般恢复如初,而后一个“清理一新”将地面水渍清理干净。

一切发生的很快,如果稍不注意,只怕没人知道放在茶几上的水杯正经历一次死去活来的奇异旅程。

而在一旁全程看到这一幕的尼可·勒梅却是不由有些吃惊。“倒挂金钟!”“粉身碎骨!”“恢复如初!”“清理一新!”这四个魔咒都不难,稍一学习,三四年级的巫师学徒就可以掌握这几个魔法。

可是像张观这样在三秒内连续对同一个目标释放四个魔法,却是很少见,或者说根本没有见过。

巫师的施咒除了需要咒语以及魔杖之外,还有着特定的手势。举个例子如最常见的漂浮咒就需要施咒者的手腕轻轻转动,“先往上挥,再往上拂。”这是咒语大全上记载的最标注姿势,每一个教授在教学生都会强调这一点。

而再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如守护神咒,夺命咒之类的咒语,除了以上的要求之外,更对使用者的情绪有着严格要求,或者善良快乐,或者残酷冰冷,不同的魔咒对施咒者的释放咒语时的感情各有不同。

不过需要情感共鸣的魔咒都是一些高级魔咒,这些暂且不提。张观刚才释放的四个魔咒的过程之所以让尼克·勒密感到吃惊,则是因为他在施咒的时候身体根本没动,也就是说没有手势配合光凭咒语便施展出四个不同魔咒。而且张观施放魔咒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四个魔咒只用了三秒,平均下来,施放一个魔咒不到一秒的时间,这是多么惊人的速度。

“你是怎么做到的。”尼可·勒梅好奇的问道。

“不难,让精神力配合魔力一起运转就行。”张观答道。

他说的简单,却是让尼可·勒梅翻了下白眼。魔法说白了就是自身的精神力和魔力共鸣产生的一种神奇力量。

不论是施咒的时候咒语还是手势,又或者是自身的感情都是调节自身的精神力过程,通过咒语手势产生的心理作用,让精神力与魔力发生共鸣。

还是以漂浮咒为例,手腕转动,先往上挥,再往上拂,就是通过手势暗示自己,让自己产生一种控制着物品让它往上飘的过程。而在学习漂浮咒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用羽毛作为试验品,就是因为在大多数的人心里羽毛是容易飘起来的,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施展出来的漂浮咒便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而在一次成功之后,接下来由羽毛扩展到其他物品的漂浮自然就简单许多。而反过来一开始就用沉重不会漂浮的东西来练习漂浮咒这就难得多。

手势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理暗示,而张观所说的让精神力配合魔力运转,说到底就是一种本质上的配合。可是又有多少人的精神力像张观那么恐怖,可以随心所欲的配合魔力运转,也就是一些大魔法师会随着施咒次数增多,渐渐熟悉施法过程,可以放弃施咒手势。

可张观才学习魔法多久,满打满算没两个月,就这样,他就能够做到许多大魔法师才能做到的事,那么以后呢,这才是尼可·勒梅吃惊的原因。

“在施咒过程中手势从来都不是关键。我翻阅资料,找到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不少人在受到致命威胁时,手臂受伤无法做出施法动作的情况下照样能放出魔咒,这就说明施咒手势并不重要。这只是一个为了增加心理暗示的习惯动作而已!”

听到张观的总结,尼可·勒梅心中又是一惊,施咒手势只是心理暗示的习惯动作这一点的确不错。尼可·勒梅也赞同,他自己就发现不同的地区之间同一个咒语有着不同的施法手势,只是他过于沉迷炼金术,未曾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罢了。现在听到张观的话,却是恍然大悟。

接下来张观又接着放了几个咒语,速度一次比一次快。尼可勒梅看得麻木了,也只是叹道:“罢了,你就是怪物。”这才回到正题,问道:“我收到邓布利多的来信,说你答应去霍格沃茨任教,这是真的吗?”

“真的!我突然发现之前自己的计划表有一个小纰漏,必须要先解决这点,才能离开。”

“这个纰漏出在霍格沃茨?”

“恩,顺道我也对黑魔法防御术教授这个职位的诅咒有点兴趣,这次就趁这个研究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