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烟雾病,巨额生命值奖励(2/2)

老百姓基本上用脚投票都知道怎么选语音很快接通了。

“敬生,这是刚下班吧?”

“嗯呐!刚下班回到家,我们当医生的,命苦哇!”李敬生抱怨道“哈哈,走上了这条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从你当实习医生的那天开始,你就应该明白医生是个又苦又累的工作。大家都是因为热爱,才能最后坚持下来。病人也需要我们。”

王教授同样是一路闯过来的自然明白医生的辛苦“你说得对,干这一行都是因为热爱。每次看着病人经过治疗后走向康复,我就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那个全身瘫痪的女病人,在你的安排下成功做完了DSA检查。

我看了一下结果,原来她是烟雾病和动脉血管畸形呀!

李敬生主动聊这事“这个病挺麻烦的,恐怕得做手术才能改善。”

“是啊!我也认为需要做手术才能解决。第二医院的条件你也知道技术水限,这种高精尖的手术我估计做不了。人民医院那边能接这个活吗?”

李敬生还真不是胳膊肘儿往外拐。

病人的血管存在多处问题,第二医院根本没这个能力神经外科的那帮人,除了脑袋扬得高,眼睛抬得高,手上的功夫只能说还行与大院的差距还很大“呢我们医院的神外应该能接这个活。如果想要手术成功率有保证一点,那我建议找易海洋教授。他的外科水平是公认的。”

王维维的语气显得很平淡似乎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直接让患者找易海洋教授挂号能行吗?”

李敬生非常清楚,像易海洋这种级别的顶尖外科专家,手术档期还有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会议等,基本都把时间给排满了。

想要预约找他做手术,绝非易事。

需要等待的时间恐怕会很久“让家属先去预约试试看,有时候运气好,也许很快就能排到。以我对易海洋的了解,只要能挂到他的号,他都会负责到底。难度低一点的手术,可能会让手下医生去完成,如果难度过高,他一般都是亲自带队手术王维维给出了一些意见。

“行,我等会就跟家属沟通一下,大老远的从省外赶过来,属实不易。老王,你也易教授熟吗?

李敬生的想法是,如果家属挂号不太顺利,要等很长时间,那就请王维维从中间打声招呼,看看能否加个号一般到得易教授这种级别,加号并不容易因为人家的时间都已经有了安排,不是十万火急的救命手术,人家也不可能牺牲个人时间来帮这个忙非亲非故的,也没这个义多“这事我想帮也帮不上。内科与外科那点事,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是相互鄙视呗。我也活了一大把年纪,让我腆着个脸去求外科办事,犯不着。你要找熟人打招呼的话,最好找我们医院的外科专家。易海洋很有个性,找院领导并不好使。他与本院的多位外科专家关系还不错。

你要是能找到这方面的熟人,打声招呼应该管用王维维也就是跟李敬生说话,才会这么直接不过也确实是这样子。

内科与外科的相互鄙视由来已久,有些医院的专家打成一片,处得还可以没想到人民医院却如此严重李敬生想起连涛那次带他去心胸外科给那个小孩办住院,护士不冷不热,对他这位双科主任一点尊敬的意思都没有当然,李敬生现在与心胸外科已经搭上了线心胸外科的尚福主任与连涛两人之间,现在似乎也有了一些私交只能先让家属自己去试试实在不行,再帮着想想办法李敬生与尚主任的关系远算不上熟络,也就是刚搭上线不久他的同学张超倒是在心胸外科工作。

只是张超的地位还很低,说话可能还不如李敬生管用这事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能帮到哪就帮到哪量力而行。

超过自身能力,他也爱莫能助。

他拿着检查结果到房车外面,把家属叫下车,说了一下病人的大致情况,然后告诉老头,让其想办法到人民医院挂易洋海教授的门诊号李敬生也查了一下,易洋海一个星期只坐诊两天周一上午九点坐诊到中午十二然后周五全天坐诊很多高级一点的专家们,基本上都是这个调调家属得知病因查出来了,显得十分高兴这次光是做DSA检查就花了近万元,这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了但是这笔钱花得很值。

至少把困扰他们女儿十多年的病因给查出来了只要能够成功手术,他们女儿就有希望重新恢复健康第二天,李敬生在自家诊所坐诊,那个瘫痪女孩的父亲拿着一面锦旗走了进来“李医生,谢谢你帮助我女儿查出了病因。也没什么好答谢你的,这面锦旗是我的一点小小谢意。要是早点遇到你就好了,我们走了十一年的弯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