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腹腔积液的小女孩,这事你找我呀(2/2)

“求求你们救救我女儿吧!她才六岁呀,要是你们这里也不接,我们真不知道该去哪里好了。”

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妇女,抱着一个小女孩,苦苦哀求着医生。

急诊经常会遇到这种事。

医生倒是不会明着拒诊,就是劝家属和患者去别的大医院看看。

说白了就是相互踢皮球呗。

大家都怕出事。

一个病人接进来,明知道是个烫手山芋还接,护士和接诊医生都有可能会挨骂。

这个妇女的穿着与打扮,一看就知道是农村来的。

如果对离江市稍微熟悉点,真有什么大病也不可能往第二医院跑。

至少去人民医院和侨邦医院这两家大三甲。

“你孩子这个病要去看消化科,我们急诊接的都是急救病人,知道吗?消化科是专科,他们擅长治这方面的疾病。”

护士苦口婆心的劝着家属。

“我找消化科看过了,他们让我找胸外科看看。我找了胸外科,他们也说治不了这种病,要看消化科。”

女子被踢了两次皮球,此刻怕是都快崩溃了。

踢皮球这种事常有。

有时候确实是接诊医生经过诊断后,认为不属于他这个领域治疗的疾病。

不擅长的陌生领域,谁敢收进来啊?

万一把病情耽误了怎么办?

谁也负不起这个责。

李敬生发现妇女抱着的那个小女孩看上去十分消瘦,但是肚子圆鼓鼓的,像个孕妇。而且小女孩的精神状态极差,耸拉着脑袋,趴在妈妈的肩膀上。

眼睛都有点睁不开。

瞧着这情况,哪个医生敢轻易收治?

“我们这里是急诊,就算把你接进来,也是转往相应的专科治疗。你也可以去别的大医院看看呀,我看孩子病得挺严重的,可不能拖延哟,万一病情耽误了,治疗难度会更大。”

护士们都锻炼过。

劝家属和患者自有一套说辞。

扯着为病人着想的大旗,不怕家属不听劝。

“求求你们了。我人生地不熟,也不知道别的医院。而且就算去了,估计还是一样的结果。我女儿在老家县城的妇幼医院已经治了好几万。你们就帮帮我女儿,行吗?”

女子的眼泪已经流出来了。

用手赶紧抹掉,怕被女儿看见。

李敬生看着这心酸的场景,心里堵得慌。

挺不是滋味的。

不过他也理解护士的苦衷,这种病人接进来,护士要挨骂,急诊科也消化不了。

“大姐,这孩子是什么病呀?”

李敬生大步走了过去。

他准备管一管这事。

人民医院他认识两位主任医师,这种难治的病人,人民医院应该不会拒收。

不过也不敢肯定。

至少可以试着为这名女子打声招呼,能开方便之门就开一个。

“就是肚子里面有积水,说是什么腹腔积液,已经好几年了。在我们当地卫生院,县城的妇幼医院,人民医院都治疗过,治了好几万,一直没什么效果。”

女子说起女儿的病情,还有求医之路的艰辛,她忍不住再次落泪。

对于一个农村的普通家庭而言,治疗好几万块钱,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别看厉害的主任医师一个月五六万,甚至七八万。

但是很多农村普通家庭的年收入可能还没有五万。很多都是两三万的年收入水平,甚至更低。

这也是读书的重要性。

读书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有本科以上学历肯定比没学历要强。

“有做过检查吗?”

“做了哟,都不知道做了多少。每进一家医院就是这个检查那个检查,一排队就是大半天。”

女子把手里提着的好几个资料袋抖了抖。

瞧这厚度,做的检查还真是不少。

“来,到那边坐下,把检查资料给我看看。”

李敬生引导着患者走向不远处供患者和家属休息的座位。

因为李敬生穿着白大褂,女子对他很是信任。也就依言把资料交给李敬生。

只见里面光是血常规检查就做了不下十次。

这些医院就不能灵活点,讲点良心吗?

很多医院不认外院的检查结果,又或者做的检查超过一定时间,然后让患者重做。

能理解,但是有时候可以灵活变通一下的。

孩子这么小,瘦得皮包骨,抽这么多次血,想想就让人心疼。

患者的肝功能、蛋白电泳检查、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查、腹部ct、x线,胸片、核磁,能做的检查全做过了。

可是就没有哪家医院查出了病因。

诊断结果都是正常的病变描述,某某组织改变,腹腔发现大量积液……

诊断病因却没有结果。

李敬生的胃肠内科诊断、肝胆内科诊断、心血管内科诊断、胸外诊断,都有一定水平。此刻仔细看着这些片子,但是短时间想要诊断出病因根本不现实。

“大姐,我是骨外科门诊医生李敬生,我现在要回门诊上班了。你要是相信我的话,我帮你联系一下人民医院,你带着孩子打个车过去。人民医院是离江市内最大的两家医院之一,他们那里更擅长治疗这种疑难杂症。”

李敬生最后这话本来是不应该说的。

但是没办法。

这个来自农村的妇女啥都不懂,不这么说,还以为李敬生是个医托。

想要把她骗到另一家医院,然后狠赚一笔中介费。

“你们这里不能治吗?”

“也不是说不能治,可能有些病,那边更擅长一点。”

“我再想想吧!谢谢你!”

女子显得很警惕,别的医护对她都是相当冷漠。

这个年轻的男医生过于热情,让她反而觉得不敢信任。

“行!我在骨外科手法复位门诊上班,想好了或者到了人民医院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可以找我。”李敬生想了想,还是写了一个电话给这个女的。

医生有时候真是菩萨心肠。

哪怕面对患者质疑,依然如此。

他是看着这对母女俩真的很可怜。而且这个小女孩的状况,如果不能查出病因得到有效治疗,恐怕会夭折。

写了电话给女子后,他匆匆回骨外科门诊上班。

手法复位门诊,现在有徐医师与李敬生两人一起行诊,治疗效率大幅加快。

求诊的病人明显增加了不少。

医院可不会做亏本买卖。

花钱把李敬生招进来,现在看到李敬生的正骨水平完全能够独挡一面,医院做一些宣传,多引流手法复位正骨的病人前来就诊也是有可能。

忙到下午五点半,徐医师准时下班走人。

他从不加班。

李敬生看到还有三个病人,也就加了一会班,把这三人治完。

有一个病人手法复位后,还需要住院打牵引。

又耽误了一些时间。

忙完时,已经是下午六点十七分了。

他从医院出来,打了个车赶回诊所。

那名农村妇女一直没打电话给他。也不知道已经顺利住院了没有?

李敬生自己也一堆的事情,对方不主动联系,他肯定没办法管。

租那个院子,严总那边一直没消息传来。

这反而是好事情。

如果事情办不成或者没帮李敬生问这事,早就回绝了。

现在没消息,对方又收了那条烟,肯定是在帮忙找领导询问这事。

要是能租下整个小院,那就太棒了。

到时候,他的阳光诊所将会飞得更高,发展得更快。

刚进诊所,李敬生看到了一个熟人。

那位拾荒老人正坐在休息区。

“哟,老爷子,您怎么来啦?身体还好吧?”

李敬生对这个老人一直充满敬意。

“挺好的。我过来是找你有点事。听说你的诊所门面快到期了是不是?”

“呵呵,您这消息挺灵通呀!没错,是快到期了。”

李敬生顺势坐了下来。

这种事,他肯定不会对外张扬。拾荒老人是从哪里知道的?

“你想租对面的那个小院子?”

“这……您从哪打听到的啊!”

李敬生此刻算是深信了隔墙有耳这句话。

“严丙宽要不是跟我说起这事,我都不知道是你要租那个院子。你遇到这么大的难事,怎么不找我呢?你找我呀,我能帮你解决。”

拾荒老人用一种很自信的语气说道。

同时对李敬生没找他,还有那么一点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