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不走寻常路(2/2)

大约中午13点20分的样子,李敬生正在认真总结当天经治的每一个病人,整理成病历。

写病历虽然费劲,但是好处很多,可以锻炼他的诊断思维,并且及时纠错。

然后还能查漏补缺,也便于后期跟进。

比如刘师傅做的是垂直褥式缝合,这个必须及时拆线。在病历上写个备忘录,就能每日排查时记着这件事。

别看李敬生开了九个多月的诊所,差点被赵老板与其它同行们排挤到关门,他的许多管理经验和先进思维,都不是赵老板能够比拟。

私人诊所,能记个台账就算不错了。

愿意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老老实实写病历,估计十个有十个都会骂他吃饱了撑的。

“李医生,忙着呐!”

谢贵秋竟然又来了。

“哇,秋哥来了呀!快请坐,快请坐!”

李敬生看到这位贵人到来,立刻激动的起身相迎。

他要给谢贵秋倒杯水,谢贵秋直接摆摆手“你别忙活了,我昨天不是让你把诊所与你个人的资料准备一份吗?弄好了吗?”

谢贵秋这人特别实在的那种。

而且给人的感觉,言必行,诺必践。

只要答应过李敬生的事情,就会放在心上。

“昨天就准备好了,要是我的小诊所真能进集采,说句不怕秋哥见笑的话,那是我家祖坟冒青烟喽!”

李敬生对于此事,非常期待,但是不敢抱太大希望。

其中的难度超乎想像。

公立医院进集采,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小诊所、私营药店、医院,目前想进集采平台还是挺有难度。

也就只有一些发达城市在逐步试行,开放力度很小。

没点关系背景,没有一定的量,根本想都不用想。

“哈哈,不至于,不至于。门诊统筹药店纳入集采平台政策正在试行,你算是走运,正好迎来了这趟班车。只是能否上车,我也不敢保证,先把你的资料提交上去,试试看。你的小诊所上了都市日报,又有卫计局的叶书记盛赞了此事,我觉得至少可以尝试一下,多少会有一丝机会。”

谢贵秋的消息和人脉都不是李敬生能够想像。

听这语气,怕是不止一丝机会,而是有着较大机会。

李敬生把准备好的资料交给谢贵秋。

他打开逐一查看。

“不错嘛,都准备得明明白白,很好。”

谢贵秋禁不住夸他做事细致到位。

“记住了,一定要守好医德、法律这两条线,不能我这边给你把资料提交上去,你第二天就捅点什么事情出来,那可就把我的脸给打啦!”

说这话时,谢贵秋的语气和表情都挺严肃。

能够让他花这么大的力气帮李敬生,除了因为李敬生救了他的母亲,还因为他通过接触,发现李敬生这人很正派,值得扶持。

该敲打的,肯定要提前敲打。

不能等到出事了再来说,那时候也已经迟了。

“别的我不敢向您保证,医德、法律这两条红线,即便您不交代,我也绝不会践踏。”

李敬生也是郑重无比的做出了承诺。

“好好干,要是能进集采那是最好,因为有很多药,诊所是拿不到的。你的阳光诊所进了集采,在药品上会比其它诊所更有优势。价格就更不必说了。如果没能过审,也不用灰心,相信试行没大问题的话,准入标准会慢慢放宽松一些。”

说完,谢贵秋匆匆拿着资料走了。

李敬生本来还想就魔都优药开户拿药的事情向他道声谢,最终只能把这份感激记在心里。

也不知道这个秋哥究竟是何方神圣?

以后交往多了,肯定能够知道秋哥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