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没有对比没伤害(2/2)

皇庄的如果单看倒没有什么,是家常吃的普通馒头,味道还算不错。可跟唐古的馒头一比,胜负自知。唐古的馒头白白胖胖,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吃进嘴巴里有嚼劲,有股甜丝丝的味道,口感极佳。即使不就什么菜,也能吃上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两笼馒头,皇庄的大臣们只尝了一小口,而唐古的那笼却被吃了个精光,有两个武官甚至为了最后一个馒头,争得脸红脖子粗,差点没打起来。

坐在龙座上的朱君凡,吃了半个馒头,意犹未尽。自从穿到这儿,吃的馒头都是皇庄上的那种,因着没加漂白粉,看着有点黑,吃在嘴里粘粘的,一点都没有前世富强粉的好口感。直到今天,他终于吃到了比较可口的馒头,白白的,松松软软,香喷喷的,比他前世吃的馒头还要好吃。

这肯定是那个穿越小老乡的功劳,不知道她是怎么把小麦改良成现在这样的?还是……她有个能够种植粮食的洞天福地,作为穿越的福利?小说上不都这么写的吗?——《带着空间来穿越》《穿越空间种田》《随身空间之良田千顷》……朱君凡在宝座上yy着,全然没注意手下的大臣为了一块馒头快要打起来。

苏然见自家主子云游太虚去了,忙咳嗽两声,提醒他关注下面两位将军一下。太丢人了,又不是贫民区的乞丐,为了一块馒头,至于嘛?!

朱君凡回过神来的时候,两个加起来岁数超过一百岁的老将军,已经开始扭打起来。他重重地清了清喉咙,两位老将军身边的人赶忙把人拉开。看到皇上脸色不好,朝堂上立刻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两个老将军粗重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朱君凡哭笑不得,道:“看来,众爱卿都青睐于唐古庄子上的小麦良种。朕亦然!同样的种子,种出来的粮食却有截然的差别,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群臣立即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是水土的原因,有的说是气候的因素,有的说是管理者的缘故……刘尚书这时候发挥了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魄力,把群臣说的因素都一一驳斥回去。

讨论出的最终原因有点玄幻,和又无法让人反驳——只要余家参与的粮食种植,似乎都与众不同。早春的蔬菜啦、甘甜的西瓜啦、蝗灾之际玉米不欠收啦、种出的小麦高产啦……事实胜于雄辩。那些早先极力反对余家入朝为官的,也偃旗息鼓,不再出头了!

朱君凡笑了笑,道:“这余家的确挺有本事的!尤其是余家小姑娘!朕都听说了,种蔬菜、种西瓜、种玉米和这次种冬小麦,都是余家那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姑娘提议的。看来,余家真正有本事的人,正是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丫头啊!”

“皇上,余家的男人入朝为官臣等不反对。可是……如果皇上抬举一个小丫头,只怕臣民们会有微词……”杨御史又跳出来了。这人也一根筋,不撞南墙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