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钢铁洪流(2/2)

炮兵正在用火炮瞄准,移动的目标不好打。

前方的步兵,已经开始瞄准这个移动的炮台。

艾米瑞将军看到这种情况,他立刻大骂道:“炮兵太蠢了。

敌军的阵型那么密集,你们还瞄准干什么?

根本不用瞄准,只要炮弹落到差不多的地区,必定能击中敌军。”

炮兵立刻反应过来,他们不再瞄准,而是调整好距离就开炮。

炮弹具体飞向何方,他们都无法预料。

………………………………

魏小勇冲在最前方,他已经能隐隐约约看到欧洲同盟军的营地。

这些欧洲同盟军反应速度太慢,这个表现已经注定他们的败亡。

只要让战车接近欧洲同盟军的营地,他们获胜的概率无限趋近于零。

魏小勇看到前方的欧洲同盟军大营门口,有一股数千人的小股部队。

这个小股部队,他们的火炮已经冲着战车团开火。

魏小勇怒吼道:“开火还击,让这些夷人见识一下战车的强大。”

战车的炮手立刻调整炮塔,锁定目标之后,按下开炮的按钮。

电火花一闪而逝,炮膛中的炮弹被激发,炮手随后接过烫手的炮弹壳。

他手脚麻利,再次装填一枚炮弹,继续进攻敌军的阵地。

魏小勇团长看到战车团只是两轮炮击,他就把对面的敌军击溃。

大量的溃兵想要跑回营地,他们冲击着欧洲同盟军的营地。

魏小勇团长看到这种情况,他忍不住乐了起来。

欧洲同盟军的营地,明显因为溃兵乱了起来,他们失去了阻挡战车团的机会。

魏小勇团长打开战车的顶盖,他在车内视野受限,上半身探出车外,观察战车团的情况。

有五辆战车不知道因为机械故障还是履带被炸断,他们停在原地不动,只能用炮弹进攻欧洲同盟军的营地。

魏小勇听到战车团的上方,响起炮弹的尖啸声。

他抬头向上看去,大量的炮弹如流星一般,向着欧洲同盟军的营地落去。

这是自走炮兵团已经架设好阵地,他们采用饱和攻击的方式,进攻欧洲同盟军营地。

自走炮兵团只会在战车团没有冲进欧洲同盟军营地之前,发动一轮齐射。

一旦战车团冲进欧洲同盟军营地,为了防止误伤友军,自走炮兵团会立刻停止炮击。

魏小勇团长立刻重新钻进战车,他害怕战场的流弹误伤。

战车团只用十几秒钟,他直接从刚才炮击过的欧洲同盟军阵地碾过去。

战车的履带向前滚动,扬起了一些碎肉和血水。

魏小勇团长看到欧洲同盟军的营地,他们突然被炮兵团火力覆盖。

好像被打懵了,营地中很多地方在起火,还有的军队在乱窜,不知道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魏小勇团长看到这种混乱的情况,非常有利于战车团进攻。

他感知到有零零散散的进攻,打在战车上。

欧洲同盟军的步枪威力不强,铅弹打在战车的装甲上,只是冒出一道火花。

魏小勇团长立刻下令战车用重机枪扫射前方的敌军。

战车的重机枪是气冷式的转轮重机枪。

它的威力无法和水冷式重机枪相比,但对付密集的敌人,依旧是高效的收割利器。

重机枪开火,这也是给战车团将士们传递信号,战车团正式分兵的开始。

战车团按照之前定好的安排,开始分割欧洲同盟军。

战车以连为单位,开始在武装汽车的协助下,把欧洲同盟军分割成不同的小块儿。

帝国皇家陆军第一军紧随着战车团打开阵型。

士兵们手榴弹直接扔向欧洲同盟军的阵地。

端着步枪开始向慌乱的欧洲同盟军射击。

陈忠文军长站在武装汽车上,观察着战场的态势。

欧洲同盟军先是经历被大量火炮轰炸,随后又遇到战车的进攻。

他们对于第一军的钢铁洪流战术,完全没有任何抵抗优势。

欧洲同盟军借助地形修建的简易碉堡。

步兵很难清理这种碉堡,但根本无法挡住战车的火炮。

战车的火炮瞄准这些碉堡,一炮下去就能直接摧毁碉堡。

陈忠文军长淡定的指挥帝国皇家陆军发起进攻。

他让将士们不必理会远处撤退的欧洲同盟军。

现在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把围困住的欧洲同盟军,消灭干净。

断其十指,不如伤其一指。

………………………………

欧洲同盟军统帅,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刚吃完鱼子酱,正在思考用什么办法,应对汉人抵达的援军。

他听到自己的下属迪斯带着哭腔走近营帐。

“亲王大人,我们快跑吧!

这绝对是大华帝国的军队下场了,他们的强大毋庸置疑,传闻不是假的。

我们在前军两万精锐,都没有坚持十分钟,就被敌军突破防线。

两万人只跑出来一千多人。”

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脸色大变。

他没想到汉人军队一出手就是这么大的手笔,直接击溃欧洲同盟军的营地。

他了解迪斯的为人,不被吓到一定程度,桀骜不驯的迪斯,一定不是这个表现。

他收拾好营帐中的东西,在侍卫的保护下,骑着马向着西方撤退。

他来到一个小丘陵顶上,用望远镜居高临下观看。

孔代亲王路易二世·德·波旁,这才知道迪斯为什么被吓成这个样子?

汉人的武器很特别,一种可以移动的钢铁炮台。

这种钢铁炮台无距子弹和手榴弹的进攻,它还装有火炮和重机枪。

同盟军遇上这种难缠的敌人,根本毫无还手的机会。

孔代亲王看到不只是法兰西的军队,其余各国的军队,他们了解到汉人军队的强大实力。

他们都做出一致的选择,放弃被围困的军队,逃向西方的丘陵地带。

这种铁制的移动炮台,它肯定更适合平原地带,遇到丘陵地带,速度必然会慢下来。

这就是他们同盟军逃命的机会。

各国的军队主力逃跑,他们也一致安排断后的军队,为主力争取时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