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优惠政策(2/2)

我们隆昌号的车主也只会认你们的柴油。

现在的商业环境可不同以往的时候。

商品已经不再稀缺,能把商品卖出去,那才是真本事。”

武弘仁听完很激动,他仿佛闻到了银币的味道。

他们只要略微与其他柴油做出一些区别,燃烧得更充分,那就能获得不差钱的客户。

商会基本解决柴油销售的难题,他们就能重资进入到石油冶炼行业。

武弘仁起身同李达够握手,高兴的说道:“李先生,咱们合作愉快。”

李达够同样欣喜的说道:“合作愉快,我们将会是最忠实的伙伴。”

他们确定合作意向,之后还会经历很多复杂的步骤,签订相关契约,约定两方的责任与义务。

李达够从茶楼中走出来,隆昌号现在已经找好合作伙伴。

他现在要前往各个大学,招聘机械方面的人才。

他是首批大学生,指导人才的重要性。

隆昌号要不是有他在,还有一些人脉关系。

根本无法从四轮马车行,转行成为蒸汽汽车的制造商。

他现在只是对于蒸汽机的机械结构较为熟悉,对于柴油机简直是一窍不通。

隆昌号想要转型成功,必须要寻找真正懂柴油机的人才。

………………………………

华夏大学机械系毕业班,他们都是姜庆教授的学生,其中的佼佼者,还加入柴油机项目。

大家临近毕业,因为这段时间就业行情很好,互相交流着就业的情况。

“贾航,我这个机械系的毕业生,隆昌号给我开出一个月三百两银币的薪水,我老爹一年都挣不到一百两银币,这是一笔多么庞大的钱。

上大学真管用,没想到大学生的薪水会这么高。”

小胖子高明水一脸兴奋的说道。

村镇小商人家庭出身的高明水,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薪水能这样高?

贾航开心的看着朋友,说道:“没想到我们毕业之后,还能在一起。”

高明水追问道:“贾航,你也去隆昌号就职吗?

你跟着姜庆教授,应该有更好的选择,怎么会去隆昌号。”

贾航一摊手说道:“你也知道,我的性格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柴油机出现之后,针对这个机器的研究,只能是修修补补。

我如果是天仲之才,就像是姜庆教授那样,肯定要留在学校任教。

获得龙腾奖或是冲击皇家科学院,完成这两项目标,无论是荣誉还是金钱,一样都不会缺。

但我水平有限,因为跟着姜庆教授学习,对柴油机的结构了解的很清晰,但让我主持项目,研发出其他的机器,一点可能性都没有。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隆昌号给的钱也非常多。

一月一万两银币,科研经费初期就有五百万两银币,真的有成果,还可以享受专利分红。

这个条件很不错,我怎么可能不答应。”

高明水瞪着大眼睛,简直是不敢置信。

同时毕业的同学,他们两人的薪水差距竟然有几十倍。

他算是彻底了解到,什么是知识改变命运?

班长杜华辉返回教室,他看到一脸高兴,正在议论纷纷的同学们。

“大家安静一下,现在还有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吗?

向我报备一下,学校会根据你们的能力,分配到合适的地方。”

杜华辉的话音刚落,教室中就响起嘘声一片。

“学校分配的岗位,狗都不去,宁可打零工都不去。

上届就有学长,直接被分配到北海府火车站。

那里夏天时,还要穿着棉大衣,每天都冻成狗。

还有被分配到西域大学教书,那个学校极为偏僻,一个城前往另一个城,火车都需要跑一天。”

“班长,你也不看看外面那些用银币砸人的家伙。

只要是姜庆教授教的学生,月工资一百两银币起,低于这个价钱根本找不到,更别说是无法找到工作的人。

班长你就放心,咱们班全都有工作,就没有人被落下。”

“班长,大家的工作都有眉目,你的工作有眉目了吗?”

“谁看不起咱们班长,这可是姜庆教授的得意门生,还怕找不到工作。”

杜华辉客气的说道:“大家抬举我了,我有幸参加郭镇山院士的项目组,负责解决火车上应用的柴油机。

今后的火车,那就不用继续烧煤,火车速度至少能提升一倍。”

杜华辉的工作说出来,让很多人都极为羡慕,那可是在院士的项目组,只要表现出色,今后的道路一片坦途。

………………………………

乔婉叫住想要出门的李达够,她担忧的说道:“老李,这几天你的脸色都不好,是商号那里出现什么事情了吗?

遇到解决不了的事,可以找老爹解决。

我的叔叔伯伯人脉很广,他们也能帮衬一二。”

李达够叹息一声道,道:“商号那里没有出现大事,是新的柴油机汽车,研发过程极为艰难。

现在遇到的问题很多,我估计想要真的研发成功,必须要摒弃原来的设计,车辆要从头到尾进行大改。

预计的经费根本不够,至少要翻一翻才够,商号没有那么多流动资金,需要向银行贷款。

我现在就要去参加赵行长的酒局。”

李达够简单解释一句,他就乘车前往酒局。

他来到酒局之后,看到参与的人数不多,赵行长也不是一副倨傲的样子。

李达够看到赵行长这个样子,他就知道贷款的事情没问题。

赵行长背景很深厚,他工作上的事情很随意,喜怒哀乐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赵行长看到李达购到来,他举起酒杯,客气的说道:“李先生来的很准时,这次银行的贷款任务,那就要靠李先生帮一帮。”

李达够好奇的问道:“柴油机专项贷款,很少有人贷吗?”

赵行长气的一拍桌子,道:“有些商人,精明的和猴一样,总是在观望。

再观望下去,机会就流失了。

总行的压力又重,必须要把这笔钱贷出去。”

赵行长一点都不担心贷款收不回来,帝国银行的贷款,那是无限连带责任。

一代还不清,那就代代还,贷款者真的绝种,就从资金往来开始严查。

李达够神情很轻松,简单的参加一个酒局,他就贷到六百五两银币的科研经费。

隆昌号有了这笔钱,他有信心能研发出新的汽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