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发展工业(一)(2/2)

他继续说道:“大人,我还有中策。

帝国知府的作用,已经剥离邢狱与收税等相关事物。

知府主要是管理一府之地,让他尽量能发展壮大。

大人只要把这里管理好,拆几栋砖瓦房,建造一些钢筋混凝土的高大楼房。

建一个大型的集市,指定各地到来的商品,在在集市中售卖。

修大学开医院,等多种方法,都能增加这里的繁荣。

但这种繁荣,完全是大人能带来各种扶持。

一旦大人离开,接任者的水平又不行,顺天府这里的情况就会继续衰败下去。

但以顺天府的底蕴,哪怕是再衰败,他也会保留基本的体面。”

苏蜀听到中策,这是周百信考虑良久的策略。

这个策略见效很快,短时间内就能迎来暴涨。

但他可不想走后,在这里留下一地鸡毛。

他如果得到父皇的认可,这个称为帝国的储君。

现在这么做,那就是在给自己的前途抹黑。

他现在还不是储君,可以随心所欲做事情。

一旦成为储君,那就代表帝国的脸面。

苏蜀有信心成为帝国的储君,他平时按照自己想象的储君做事。

“周先生,你还是说一说上策,这个终测的隐患比较大。”

周百信听到大皇子的话,这不出他所料,大皇子是一个稳重的人,肯定不会选择中下两策。

他变得更加自信,语气飞扬的说道:“大人,我精心设计的上策,说句大不敬的话,这是投皇帝陛下所好,又能为顺天府带来持续不断的收益。

陛下喜欢什么,那就是办工业。

只要大人能做好这一件事,在陛下的心中,大人肯定是表现出色的那一位。”

苏蜀听完点点头,父皇喜欢工业,那是帝国众所周知的事情。

工业办得好的文官,无一例外,升官的速度都飞快。

办工业的好处,也确实如周先生所说。

只要选择的厂子不出现问题,工厂几十年都不会出现问题。

顺天福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税收,当地百姓可以进厂工作,增加他们的收入,又能产生大量的税收。

办工业真的成功,不只是现在,哪怕是在将来,也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好处。

苏蜀叹息一声道:“这件事情众所周知,我又怎么会不知道。

但是现在帝国的工业发展已经定型。

哪怕以我的能力,那也无力改变帝国工业的布局。”

周百信听完,他挺起胸膛,自信的说道:“大人忧虑的事情,我可以想办法解决。

帝国当年按照各地情况的不同,人为划分了工业区,卯足一股劲发展自身。

现在帝国的工业品已经非常泛滥,如果制造常规品类,我们毫无竞争力可言。

但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只要与教授学者多合作,肯定有很多适合投入到市场。

这些新的东西,市面上还没有,竞争力非常强。

以大人的身份,弄一些新技术,吸引一些投资的商人,一点都不困难。”

苏蜀听完,他热烈的鼓起掌,夸赞道:“周先生,英雄所见略同。”

他从书桌旁抽出一张纸,上面用铅笔涂涂改改,上面有详细的标注。

周百信开始还以为大皇子苏蜀这是在夸奖,他随后看了一眼简笔画,立刻被吸引住。

这上面画着的内容,正是大皇子苏蜀对于顺天府未来的规划。

周百信仔细看上去,大皇子苏蜀已经想好,在顺天府成立一个工业区。

工业区所有东西,都采用较新的技术,生产的东西也是从来没听说过的东西,这些东西有统一的名字叫做电器。

大皇子苏蜀从工厂的动力,选取的就与其他人不一样。

帝国绝大部分工厂,现在的动力都是蒸汽机。

大皇子苏蜀却想采用电动机,这种消耗电能就能运动的机器,他一点都不成熟。

周百信听说这种机器试运营时,有人看到优惠,想要买回家中工厂体验。

这个机器直接导致三位员工被电死。

刚开始试用就出现这种问题,觉得这事不靠谱,很少有人会使用。

工厂采用的机床,那也与寻常的机床不一样。

大部分工厂的机床,都是用一台蒸汽机,通过天轴和皮带,带动其他机床运转。

大皇子苏蜀所设想的工厂,所有机床都是电动机控制的机床。

机床可以做得很小,相互之间也独立。

但这种机床很少有人使用,一个是电厂的情况不稳定。

百姓家里可以停电,最多是重新点上蜡烛,工厂如果停电,那就出现重大事故。

碰上经常停电,工厂只能修修停停,影响工人的积极性,产量会降得极低,最终导致完不成订单。

周百信用委婉的语气,提出了他所能想到的问题。

苏蜀听完之后,他哈哈一笑说道:“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周先生担忧的事情,现在都已经不再是事情。

电场经过技术改进,发电量已经变得很稳定。

工业区到时候,也不会只接入一家的电缆,所有电厂都停电的事故,那一定非常罕见。

电动机经过数年的发展,无论是功率还是稳定性,都已经超过蒸汽机。

采用电动机的机床,输出动力更平稳,操作也更加简单。

电动机床的加工精度,那是远超蒸汽动力的机床。

现在市面上很多电器加工不合格,就是他们采用的机床不行。”

周百信还是有些疑虑,他只能建议道:“大人,工业区开始建的不用太大。

我们先练练手,等到市场培育出来,那在扩大工业区的规模。”

苏蜀摇了摇头,大手一挥道:“不要太谨慎,要对新技术有信心。

我们现在就要大干快干,为天下所有商人打下一个样板,让他们看清电力在工业上的应用。”

周百信看到大皇子苏蜀态度坚决,他又听到大皇子苏蜀说的话。

他已经知道,这个工厂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让帝国的商人,认识到电力工厂的强大。

帝国现在一直强推电力工厂,但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是沉没成本、对新技术的不了解、固执己见。

电力工厂推广速度一直都非常困难。

现在大皇子苏蜀决定作出表率,建造一个以电力为动力的工厂。

大皇子苏蜀这样做,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必然会给皇帝陛下留下深刻的印象。

周百信甘拜下风,他开始还为自己的上中下策沾沾自喜。

现在看大皇子苏蜀的布局,那真是一环套一环。

大皇子苏蜀的计划常缜密,他相信大皇子苏蜀一定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本章完)